理财刚需强大
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彭兴韵对《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(2022年版)》做出深度解读。彭兴韵表示,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格局,人均收入有所提高明显地。截至今年5月底,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98万亿元。居民投资理财意识逐步觉醒。
同时,我国金融结构的多元化为居民投资理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截至今年6月底,我国二级市场以散户为主的股票总市值达到86万亿元,证券投资基金净值超过22万亿元,特别是债券余额超过1.2万亿元,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金融消费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朱勇指出,金融科技创新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,这也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挑战。与此同时,消费者自身金融素养的缺失也日益突出。
数字金融用户基数庞大,构成复杂,需求旺盛
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,截至去年底,中国网民约占全球网民的1/5,网民达9.89亿,是世界上最大的数字社会。在新增网民中,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比例有所上升。
另一方面,截至去年底,我国金融应用下载总量已达806亿,增长迅速。我国网上支付用户达到2.5亿次,占网民总数的86.4%。
这些数据足以表明消费者的数字金融需求持续扩大。而未成年人和老年群体纷纷上网,势必增加理财教育的成本和精准教学的难度,朱勇还指出,还应及时跟进非互联网用户数字金融素养的基础工作。
对于提高数字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,建议加强数字金融素养和研究实践;构建多系统数字化金融消费模式
彭兴韵认为,提高金融智能,合理规划投资理财,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,同时也有利于国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如何做好财商教育?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、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指出,今年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,应对大学生要展开金融知识普及教育。此前,证监会、教育部还曾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合作备忘录》。
针对人们的金融知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的矛盾,不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教育,市场上也涌现出一大批财商教育公司。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投资系副主任、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刘津宇表示,财商教育的难点在于,当前金融产品已十分丰富,但居民的财商水平还没有跟上市场前进的脚步。而且,市场上财商教育产品鱼龙混杂,良莠不齐。
财商教育公司尔湾科技创始人、启牛学堂CEO李鹏也表示:“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,缺乏金融智商和金融知识的教育”,因此,成年人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弥补这一弱点。
同时,李鹏指出当前广阔的知识支付市场发展迅速,30岁以上的人群占据知识支付用户的主流。他认为,这些用户有很强的购买力和学习意愿,是非常有价值的用户。
在李鹏看来,财商教育应该从广大市民的市场出发。我国的本科率不足5%,很多没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用户对财商教育服务有很大需求,这一市场非常广阔。
根据李鹏,尔湾科技在做财商知识普及过程中,首先要保证其课程的专业性。为此,尔湾科技成立了“学术专家委员会”,为其内容提供专业保障。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(2022年版)》的编订工作,也得到了尔湾科技的支持。在此基础上,尔湾科技还要研究如何让专业内容被更广泛用户所接受。
目前,尔湾科技累计服务用户已突破1600万,月活用户达258万。月活用户达258万。尔湾科技的平台还可以分析每个用户的上课行为、课程完成度、互动情况等,依据大数据挖掘,尔湾科技可以实现对用户的精细化运营。
毫无疑问,目前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非常大。只有余额宝拥有6亿多用户,其他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提高互联网普及率。因此,李鹏认为互联网理财和财商教育的存量市场已经很大,增量市场亦在高速增长。
未来,财商教育行业还有很大的下沉空间。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秘书长刘澄清强调,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,让农民接受更好的财商教育,从而增加收入,将是财商教育产业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。